其實,高敏感內向者是一個對人很熱情的特質。
為什麼這樣說?
因為比一般人感知更多,看得更深,容易吸引他人跟自己傾訴,因為我們能感受到對方的需求,總是盡最大全力的給予對方他想要的。
只不過,每當被對方吸乾了精力,看著他跳躍般喜悅的離開,回到他的生活後,卻留下孤單寂寞覺得冷的我們。
總讓高敏感內向者感到深深的孤獨空虛感,覺得自己掏心掏肺的付出,但卻沒有人能夠填補他需要的能量。
我想,許多夥伴在幼兒時期,天真無邪的會去訴說自己所感受到的東西,但因為一般人無法理解與同理,時常得到否定、甚至說你想太多、你很奇怪的各種不認同自己的回應。
而外界說的玻璃心,只是因高敏感特質,與一般人在同一件事所吸收的刺激是完全不同,例如一個人撞到桌角的疼痛,對高敏感族群而言,就像是被大卡車撞到那樣的疼痛。
一般人會驚呼!有這麼誇張????
實際上的確是如此(我想夥伴們應該都習慣這種驚呼了)
當然,那種不被旁人理解,孤單寂寞的空虛感,像被美工刀一刀刀割過的心,漸漸地關上,內心卻又很渴望有人來懂我們。
許多人一直想「改掉」這種奇怪的特質,但不管怎麼努力,需要靠獨處充電的原廠設定,是不可能變成透過社交充電的原廠設定,因為這本來就是不同的靈魂,每個人都是獨立個體。
而我們需要做的,是透過認識自己,了解自己的特質,用自己適合的方式為自己充電。
開始自我探索後,回顧過去的自己,我發覺,不是一般人無法給予我們想要的回應,而是我們想要的,只有我們自己能給予。
畢竟高敏感內向特質,在一般生活中很難遇到族人,若用我們所感知與所需要的,去期望別人也能用相同的回饋給我們,只會讓自己越來越孤單。
一般人無法感受到我們所感知到的一切,怎能去期待他們能夠給予我們什麼呢?
反而因為我們的天賦,才有能力去給予他們更多,但當自己還無法好好照顧自己時,很容易的被他人吸乾精力卻不自知。
先照顧好自己的身心,待我們能力越來越強大,你會發現,我們依舊能夠給予身邊的人溫暖,而那種給予,是因為我們有足夠的能力,而不是用自己都所剩無幾的精力去給予。
將注意力放回自身,先照顧好自己,才有能力照顧你愛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