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了許多療癒文章,依舊不知該怎麼做?

若因恐懼而不敢跨出,我們永遠不會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大

來台北十幾年,第一次去到木柵動物園,一踏進大門口,內心就感到激動興奮。

⁣⁣⁣木柵動物園說大不大,說小嘛,走一走也覺得好累,的確一路看來,認識了許多不同種類的動物。

⁣⁣⁣讓我覺得,動物應該也分內向者與外向者,有些表演型的動物,看到有人類在觀賞,牠完全不害臊的展現自己。⁣⁣⁣

而有些動物,不管怎麼找都找不到他的蹤跡,這不就是咱們低調的族人嗎?😂

⁣⁣⁣隨著動物體型與習性,牠們居家大小也有所不同,有些需要隔著窗觀看,有些則是以柵欄與一條溪流作為間隔。

⁣⁣⁣當看了數不清的動物後,發現人類認知中的豺狼虎豹,身處在動物園中,都養成了懶洋洋的習性,當然,也因為坪數不夠他們奔跑,自然就忘卻自己的本能。

⁣⁣⁣當隔著窗看著裡面的動物時,讓我想到,其實許多人類也跟窗內的動物沒兩樣,從出生就待在動物園的小房間裡,看到的天空與看出去的樣子都只有框框的大小。

每天重複重複過著一樣的生活,睡飽吃、吃飽睡,牠們都以為世界就是眼前框框的大小。

⁣⁣⁣倘若身處在世界中,無法自覺的去探索眼前框框外,是否還有什麼未知的事物,日復一日,直到生命終止。⁣⁣⁣

⁣⁣⁣在我們認知的世界中,就像是動物眼裡的框框一樣,從小就被教導,要好好讀書、才會找到好工作、在工作中好好表現才有升遷機會領高薪、經濟穩定再來結婚生子、日常養成理財好習慣,存一筆退休金好度過晚年。⁣⁣⁣

難道,人的一生就只能這樣嗎?⁣⁣⁣

個人都是獨立個體,每個靈魂都擁有屬於自己的獨特點,為什麼就只能做著跟大家都一樣的事呢?⁣⁣⁣

就像在大草原奔跑的動物們,因為安逸在動物園中,而漸漸的忘卻自己擁有自由的本能。⁣⁣⁣

想跳出那個框框,去探索更多未知的東西,是需要有非常大的勇氣的,而這又與身邊的人做著不同的事,感覺自己很奇怪。⁣⁣⁣

但,若一直因恐懼而不敢跨出,我們永遠不會知道,外面的世界有多大,生命有無限可能,自己其實比自己想像的還更有能力。⁣⁣⁣

生命有限,按照自己內心想要的去做,才不負此生。⁣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