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何越在乎就越不安?來自原生家庭所遺留的傷痕,關係黑洞閱讀筆記

如果《情緒勒索》是教你逃脫一段窒息的關係
這本書將告訴你如何不讓珍惜的關係走向盡頭


──第一本全面探討「安全感」的關係修復指南──

哈囉,我是泡芙鑽

這是關於 焦慮依戀/焦慮依附的自救系列

你也曾跟我一樣在感情中是個「輸家」嗎?

過去我寫過幾篇愛情教會我的事,有很長一段時間,都深陷在類似的問題中鬼打牆,不清楚到底是自己有什麼毛病,還是命運所致。

好不容易找到一個我喜歡他、他也剛好喜歡我的對象,一開始甜蜜心動,總能被粉紅泡泡給包圍著。

但,到底發生什麼事?為什麼才沒多久,那種感覺就漸漸消散了呢?這是人家所說的,熱戀期消退嗎?

不過,一般人說的熱戀期,幾乎都維持至少三個月到半年,為什麼我遇到的總是特別短暫呢?

要說伴侶是渣男嗎?但也不是呀~雖然總是擔心他會不會喜歡別人,但很多時候,我能感受到他對我的愛、對我的付出。還是⋯⋯其實是自己要求太多了??

唉⋯⋯真的覺得好難,不知道怎麼辦才好⋯⋯

如果,以上的心聲跟你一模一樣,這系列就是為你而寫,邀請你好好閱讀完畢,希望能對你有幫助。

這不是雞湯系列,也不是傳頌邪教理念,而是真真實實、槍林彈雨的血淋淋「尋找自我」的探險遊戲。

泡芙鑽花了好多年時間,身歷每段愛情,在之中跌倒、碰撞、翻滾、喘氣,最後我發現,唯有找到自我,才能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

若你已經閱讀許多相關文章、上過課程或演講,但還是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,泡芙鑽有推出一對一的引導服務,針對你卡住的點,設計專屬你的解決方案,詳情請點擊連結

引導你與真實的自己對話
專屬你的愛情蛻變計畫

為何越在乎就越不安?

  • 明明是為了孩子的安全才規定門禁,卻造成孩子更大的抗拒?
  • 明明是出於擔心才多打了幾通電話,卻被認為是緊迫盯人?
  • 明明是想追求更完美的表現,卻讓自己越來越失去自信?

當為情緒勒索所困的人開始被看見,誰來看見那些為了不安所苦的靈魂?

「不安全感」不僅是釀成「情緒勒索」背後的始作俑者,極大的不安全感,更會有如黑洞一般,將關係中的愛與信任吞噬殆盡!

我們總在試圖填補安全感的漏洞,卻忘了這樣會把在乎的人越推越遠,為什麼我們越在乎,就越不安,然後在彼此的不安全感中遍體鱗傷

為什麼付出了愛,卻讓原本愛你的人慢慢收回了愛?當一段珍惜的關係變成了你追我跑,如何不讓真心的付出反而變成遺憾

《情緒勒索》暢銷作者周慕姿心理師,從經年累月遇見的一樁樁心碎故事,釐清了釀成現代人彼此之間「關係黑洞」的始作俑者,其實就是出自於──「不安全感」。

不安的父母,對時常流連在外的孩子發怒,只是希望孩子留在身邊;不安的自我,不斷質疑與批判自己,只是怕達不到他人的期望……

然而,當我們學會解開彼此的心結,滌除造成不安全感的禍源,便有機會掙脫關係黑洞的泥淖,不再讓真心的付出變成損毀彼此的利刃,讓自己更值得愛,也更懂得如何去愛。

一本關於修復關係、重建幸福最溫暖的提醒-關係黑洞:面對侵蝕關係的不安全感,我們該如何救贖自己?

關係黑洞

本書推薦給哪些人看?

  • 為何父母總像無底洞一樣的向自己索求?
  • 為何面對情緒勒索的家人卻無法拒絕
  • 為何關心卻換來孩子離自己越來越遠
  • 為何總是迎合別人、委屈自己

讀後能夠獲得什麼幫助?

  • 了解不安全感對自身與所愛之人的影響
  • 了解自己不安全感背後的黑洞關鍵
  • 了解原生家庭所擴散與傳承的不安全感。
  • 了解童年傷痕對人生的阻礙與痛苦。

總感覺被虧待的父母/照顧者家庭裡的不安全感

面對總是有強大不安全感、覺得被虧待的父母/照顧者,他們時常需要感覺自己是被看重、甚至是最重要的。

因此,他們會用各種方式,「測試」他們的兒女,希望從他們的子女身上,重新獲得可以任性、被愛的權利。

反而,他們的兒女,從小可能就必須面對父母的「任性」,一旦自己沒有滿足他們,就代表自己「不夠愛他們」。

所以,這些孩子們,不敢當小孩、不敢「任性」,把這個任性的權利,全部都讓渡給自己的父母。

因為感覺不到父母是愛自己的,或是在婚姻裡,感覺不到另一半是愛自己的;這種「被虧待」的感覺,充滿了他們的生活,讓他們的心裡,有著強大的不安全感。

而這種不安,侵蝕著他們對自己的看法,也讓他們變得下意識會不停向孩子索取愛,但這些不安,讓他們的心,就像有個黑洞般,永遠都填不滿,永遠都不滿意。

※延伸閱讀:內心敏感脆弱,最愛的人總是傷你最深?童年傷痕閱讀筆記

不安全感是什麼?

不安全感主要來自於「內心深處的不安」所產生內心的衝突與焦慮,它時常與我們自己「對世界的看法」有關,而不一定與「對方的行為表現」有關。

焦慮情緒是種「具有功能性」的警報系統,是為了提醒我們「可能有危機出現」,讓我們能在事前採取保護措施。

這種功能性的情緒,是人類與生俱來的,但在現代已經不像遠古時期,周遭容易有猛獸出沒,需要時時做好警惕。

倘若經常處在焦慮狀態,容易讓自己為了準備更充分、更積極,而做出強迫思考、強迫行為來暫時舒緩這種不舒服的感受。

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精神病學會主席保羅.麥休(Paul McHugh)曾提出強迫行為的四階段模式,說明強迫行為怎麼在當下暫時解除我們的焦慮、並且使我們上癮:

▍壓力感受(產生焦慮)→強迫思考→強迫行為→暫時紓解

例如:在伴侶關係中,一方對另一方很沒安全感(焦慮),於是在腦中一直想著他,會不會做對不起我的事情(強迫思考),於是隨時奪命連環扣、查勤、問個不停(強迫行為)。

親密關係中出現極大的焦慮情緒時,使得「人會為本身所感受到的問題中,尋找責怪的對象」,甚至「把自己的問題投射在他人身上」,導致與他人陷入爭執,而讓兩人困在沒有太大幫助的「衝突模式」裡。

※延伸閱讀:太在意另一半的你,在感情中總是患得患失嗎?該如何自救?

assortment with sad emoji card

不安全感對我們有哪些影響?

  • 過度「在意他人評價」的自我懷疑
  • 害怕「讓別人失望」的自我懲罰與自我否定
  • 害怕感覺「受傷與脆弱」的自我苛責
  • 過度擔心「出錯」的焦慮深淵
  • 再努力都不滿意,「必須更好」的不夠好黑洞

為什麼父母是控制狂?

對於不夠有自信的父母,在教育小孩的認知中,會認為自己必須證明自己對孩子是「有用」的,以此感覺到自己的價值。

而當孩子長大,再也不像以前這麼遵從、相信父母時,父母可能感覺自己「失去對孩子的掌控」。

這些父母會開始覺得很不安,甚至可能會覺得,自己將被孩子拋下⋯⋯因此而更「講究」對孩子的要求、規定、訓話⋯⋯

在這些不停的「教導」下,原本有強烈不安全感的父母,可能因為獲得掌控感而覺得安全,但這種方法,卻傷害了自己與孩子之間的關係,也讓孩子「無法好好地長大」。

當自身缺乏安全感時,我們很難對自己有信心,很難相信對方能夠愛著這樣的自己

我們對於自己可能不夠好、不被愛這件事,既焦慮又不安,因此,我們需要一個人,表現出對我們無條件的愛與回應,讓我們確定自己是被愛的。

如果我們在自己的父母身上,找不到這種無條件的愛,「孩子」就成為可能滿足我們這種需求的對象,當我們缺乏安全感,帶著這樣的不安,我們總會擔心孩子長大成人後,拋下我們,有了自己的世界。

因為,對缺乏安全感的我們而言,當孩子獨立自主、有了我們無法進入或理解的世界,就代表著:我們可能會被拋棄、被丟下。

這些感受,讓我們極為不安;於是,更想要做些什麼,把孩子緊緊地拴在身邊。

這些父母因為缺乏安全感,無法讓小孩好好當小孩,反而需要孩子擔任父母來照顧任性的自己,或是,無法接受小孩已經成為大人的事實,企圖繼續把對方當小孩、繼續控制對方

如果你想更了解【焦慮依戀自救系列】相關內容,泡芙鑽正在陸續更新中,你可以先填寫下方欄位「訂閱」泡芙鑽的免費電子報,若有相關資訊與最新內容,都會透過郵件第一時間通知你。
inbox communication notification e mail mail concept

不安全感所造成的「討愛」行為

#徵兆一:想要的一定要得到

由於缺乏安全感,因此討愛的父母對自己想要的東西,抱持著「一定要得到」的心態。

他們會想盡方法、「保證」自己拿來安撫自身不安的東西,一定可以從別人那裡獲得,一定要能「討得到愛」,於是,孩子成為一個最棒的對象。

因為,孩子是如此地需要父母、是如此需要父母的愛與肯定,因此,很多時候,孩子願意成為父母「滿足愛的對象」

※延伸閱讀:「夫妻的世界」高敏感父母 親子相處之道,先把自己照顧好,才有能力照顧你愛的人

#徵兆二:無法接受拒絕

許多討愛的父母們認為:孩子滿足自己的需求是天經地義的,不然就是不孝、就是不愛我

他們不能理解孩子可能有自己的困難,這些父母無法接受任何的拒絕,因為「拒絕他們」,就是「傷害他們」。

重點是,他們從小可能就是被這樣的思想養育成人:「我們必須回應父母的需求」、「在父母面前,我們的需求與感受都是沒有意義的、沒人在乎的」、「不可以說出自己真實的感受與脆弱」⋯⋯

也就是說,這些父母,過去可能曾經都被否定感受過,也可能多半都是情緒的被勒索者

當這些父母被這樣養育成人,沒有太多機會去理解、尊重自己的感受;因此,他們自然也很難去理解、尊重他人的感受。

對於他們而言,勉強自己去迎合別人,是一種習慣,也是自己所熟悉的、表現愛的方式,因此,當他們需要愛時,也會用同樣的方式,逼身邊的人就範、滿足自己的需求。

但這些「討來的愛」,身為曾經的情緒被勒索者,其實這些父母,比誰都知道這些愛是「勉強得來」的,對方並不是真心愛自己。

抱持著這種「因為沒有辦法」的信念,既熟悉,又安全;雖感覺受傷,卻又覺得被這個信念保護。

受傷的是:「你拒絕我,是因為你不愛我」的這個感受。覺得被保護的是:「如果我相信自己是不被愛的,我想我就不會這麼期待,也不會受傷」。

這種「追求不受傷」的感受,也是不安時,許多人建立安全感的方法

#徵兆三:我一定是對的

因缺乏安全感、對自己沒自信的自卑感,想在孩子面前扮演「完美」的父母,而不能有錯、絕對的權威是捍衛自卑的重要鎧甲

當孩子與父母想法不同,等同對父母的否定,使得自尊受到傷害,因而產生攻擊、否定、勃然大怒、無法溝通。

雖說父母從小也是被這麼對待,但他們無法理解:當孩子說出自己的感受,其實是期盼彼此間的關係能有一些改變,而非純粹地抱怨父母。

但對沒有自信、缺乏安全感的缺愛父母而言,孩子每一個「表達的感受」,都是在抱怨父母「沒有做好」,都是對父母的指責。

這些孩子的感受,被討愛父母理解為「指責與攻擊」,自然不會讓他們「自省」,反而會讓他們回過頭去攻擊孩子,對孩子說:「才不是我的錯,都是你的錯。」

對於孩子來說,鼓起勇氣說出自己脆弱的感受,原本就是非常困難的,當孩子終於說出口,換得的不是彼此更加靠近。

反而是無情的指責與攻擊時,孩子可能就會萌生:「反正我做什麼都沒有用,父母不可能會了解我」的心情。

於是,關上心門,戴著看似順從或無感的面具,去「應付」父母;或是,找盡方法,減少見面與受傷的機會,拉遠與父母的距離,與父母漸行漸遠

#徵兆四:無法信任孩子

因為對自己沒有自信,這些父母可能會很在乎別人或社會的眼光;他們服膺著社會的主流價值,深怕自己與他人的決定不同,他們無法接受太過冒險的選項,也很難尊重、相信孩子的判斷

他們可能不願意給孩子練習犯錯的機會,因為他們同樣不能接受自己有錯;他們對自己自卑,連帶也讓這些父母懷疑孩子的判斷與能力

所以一旦孩子想要做出與社會主流不同的決定,他們可能會暴跳如雷、要孩子趕快打消這個念頭;甚至,他們會把對自我懷疑的恐懼與焦慮傳染給孩子,讓孩子也開始質疑自己。

#徵兆五:無法表達自己的真實情感

因為缺乏安全感、缺乏「能被愛」的自信,使得這些父母很害怕表現出自己真正的樣子,很難對別人表達出自己真正的感受。

當我們吝於表達,也否定了自己的感受,我們當然也不能承認:不能表達感受,是因為我害怕。害怕使人脆弱,而我們必須要成為堅強的父母

所以,說自己是「不喜歡」或「不習慣」表達感受,似乎容易得多,用「應該」來要求別人與自己,似乎也容易得多。

畢竟,碰觸了真實的自己,過往的傷痛,可能會排山倒海而來,更何況,我們最害怕的其實是:「如果我將真實的自己,展現在你面前,你是否會看不起我?」

因此,長期下來,連父母自己,都忘記自己原本的感受是什麼。

customer evaluation indicator rating print screen ball low high white background client satisfaction survey after use product service concept by 3d render

#徵兆六:缺乏同理心

當父母總是不願意承認、且否認自己的真實情緒時,對於自己的痛苦與感受就會遲鈍、隔絕,相對地,也會因而否認他人的感受

如果當父母跟子女討愛,而子女鼓起勇氣,表達父母這樣的行為,會讓他們感覺到壓力與痛苦時,父母不但不能接受與理解,很多時候可能還會惱羞成怒

當父母缺乏安全感,且無法辨識自己的真實感受時,對於孩子的感受,父母也很難真正地去理解;他們看似缺乏同理心,甚至可能因為孩子的情緒而生氣

尤其如果孩子告訴父母,當父母討愛的過程,是如何讓他們感覺到痛苦時,這些父母可能會為了逃避「犯錯的感覺」,因而否定孩子的痛苦,甚至會因孩子的痛苦而感到憤怒。

#徵兆七:情緒界線模糊

當孩子心情不好時,父母會很急著用一些冠冕堂皇或要孩子「堅強」的話語,要孩子立刻放下自己的「負面情緒」,變回「心情很好的樣子」,這是在台灣的親子關係中很常見的狀況。

很多時候,孩子卻因為父母的這個舉動,而決定隱瞞父母越多事情、不跟父母說,因為「反正說了你也不會懂」;而父母也在孩子這樣的行為中,越來越不安、越來越想控制孩子的心情與行為。

實際上,會讓這些父母與孩子的情緒界限如此模糊,跟他們習慣忽略自己的情緒、感受,以及太想要幫孩子的情緒負責任有關。

這些討愛父母們,不只是希望孩子幫他們的情緒負責任;他們仍然愛孩子,也希望能夠幫孩子一些忙。

當孩子心情不好時,他們可能會覺得:「是不是我造成的?是我讓孩子心情不好?」有時,即使知道問題不是在自己身上,但看著孩子的情緒低落,仍然會感覺到焦躁不安。

面對這樣的心情,這些焦躁不安的父母們,就很難以去理解,反而會用很權威、控制的方式,逼對方「心情變好」,也藉此減少自己內心的焦慮

※延伸閱讀:總是遇不到對的人?「依附」閱讀心得,一本解答你所有為什麼的書

原生家庭遺留在孩子內心的傷痕

#孩子的傷痕之一:必須要當好孩子

被父母拿來滿足不安全感、被用來追尋父母的自我認同、而不停努力迎合的孩子們,帶著各種傷痕活在世界上。

若父母總是表現出:「因為你做了什麼,所以我肯定你、稱讚你或愛你」時,很多孩子或許並沒有足夠的勇敢,能夠讓他們好好地當自己。

倘若這些孩子還有足夠的能力,讓他們能夠成功扮演父母希望的角色,他們可能就成為了別人口中的「好孩子」

對於每個孩子而言,或許都追求著這種被「無條件愛著、接納與理解」的感覺。

當我們沒有機會獲得這樣的愛時,我們便抱著痛,假裝自己並不在意,成為一個藏起深刻傷痕的大人。

※延伸閱讀:為何總是無法好好愛人,好好愛自己?依戀障礙閱讀筆記

#孩子的傷痕之二:忽略自己的感受

當父母不知道怎麼處理孩子的感受時,可能會用激烈的憤怒或責備來因應、「阻止」、甚至企圖「轉換」孩子的負面情緒。

孩子聽到這些話,自己的認知是:「我的感覺是不重要的、是不被在乎的。」當孩子開始有這樣的想法之後,就會開始練習隱藏、隔絕自己的情緒。

因為,情緒與感受,在成長的過程是不被允許的,甚至是會被責備、被認為不好的;因此,這些孩子會開始努力保護自己,讓自己「沒有感受」,甚至讓自己「感受不到情緒」。

#孩子的傷痕之三:無法做決定/負責任

在成長的過程中,這些討愛父母的孩子們,因為面對父母的許多自我懷疑、焦慮與不安,吸收這些情緒的孩子們,也因而對自己沒有信心

有些孩子可能會決定當個聽話的孩子,開始讓父母幫自己決定事情、按照父母的方式去做;如此,不但可以取悅父母,還可以減少衝突

尤其是,當孩子們習慣忽略自己的感受時,就可能無法分辨:「自己到底喜歡什麼?要什麼?」。

無法接觸到自我感受、了解自己喜好的孩子,更會以「情緒焦慮度」來做選擇,例如:「如果我不做這件事情,這個人會很生氣,那我就先做這件事」。

因此,他們沒辦法用自己的喜好或是直覺來判斷:「這件事是重要的、是我想要的。」,反而會用焦慮與害怕,作為選擇的依據,然後,誤以為這是他們「想要的」。

成人後也容易忽略自己的感受,以別人的感受為重,自然就容易迎合他人、討好他人、無法拒絕別人。

still life illustrating ethics concept

#孩子的傷痕之四:情緒界線模糊

許多面對討愛父母的孩子們,時常有這樣的困擾:當父母家人有情緒,特別讓他們受不了

尤其是,當對方沮喪或憂鬱時,你發現即使你想安慰他,你卻心有餘而力不足,只是感覺到很強的煩躁感,或是希望他「趕快好起來」

如果你也有這樣的困擾,請先停下來,問問你自己:「我是不是替他人的情緒負責任了呢?

當我們有「為他們情緒負責」這樣的習慣,我們就容易「受不了」身邊重要他人的情緒低潮。

很多時候,我們可能有能力安慰一個素昧平生的陌生人或普通朋友,但面對很親近的朋友、家人、伴侶等,卻反而容易煩躁或不耐煩,有時甚至只能用很「大聲」的口氣,希望他們趕快「好起來」。

而對方就會因此受傷。

面對他們的受傷,我們更覺得有罪惡感,反而更為煩躁,便形成了關係中的惡性循環。

#孩子的傷痕之五:模仿父母的樣子對待親密他人

很多討愛父母的孩子們,非常習慣父母所使用的那套「貶抑有情緒的自己」的方式。

久而久之、耳濡目染之下,這些孩子們,雖然曾因被這樣對待而受傷,但學會用「情緒隔絕」的方式應對,自己開始沒有感覺、也不會痛了

但,在面對親密他人的負面情緒時,這些孩子,可能會忍不住用他們最熟悉的方式:生氣、或是大吼大叫,想要「制止」、「糾正」對方的情緒。

尤其,這些孩子在面對親密伴侶的情緒時,會和他們的父母一樣,覺得害怕、不自在,甚至會有種「自己什麼都不能做」的無能感,而「展現憤怒」,可以讓他們覺得有控制感、有力量。

當我們開始複製著父母對待我們、而我們並不喜歡(甚至覺得痛苦)的方式,繼續去對待我們所愛的人時,就算對方真的因此而安靜、不哭,心裡有些東西會慢慢死掉。

那些我們所愛的人,都因此學到了一件事——「我的感受,是沒有人在乎的,是不重要的。」

如何治癒原生家庭所遺留下的傷痕?

#若你是缺愛的父母

  • 寫下讓自己產生劇烈情緒的事情。
  • 客觀的問自己,為什麼會這麼生氣/難過/焦慮?
  • 改變遇到問題的習慣性反射動作
  • 練習重視並表達自己的感受
  • 把自己變成一個自己也會喜歡的人
  • 將孩子當成獨立的個體,尊重並建立界限

#若你是受傷的孩子

  • 相信自己夠好、值得被愛
  • 重視並表達自己的感受
  • 練習「信任自己」,不要害怕犯錯。
  • 建立情緒界限、練習自我覺察

重點整理

  • 重點一:討愛的父母是因內心強大不安全感,而下意識不停向孩子索取愛。
  • 重點二:因無法理解與尊重自己的感受,因此也無法同理別人的想法
  • 重點三:因情緒界限模糊而導致對所愛之人的情緒感到不耐煩、有罪惡感。

當你開始改變時,請以這樣的自己為榮

因為,即使你害怕了,你還是練習改變,這代表:你想要好好對待自己,也想要好好面對這段關係;你珍惜自己,也珍惜這段關係。

當我們都開始給自己安全感,相信自己值得被愛,並且嘗試一些我們原本並不擅長、甚至害怕去做的事情。而這,才是愛的正向循環

※延伸閱讀:失落感很重,越愛越沒安全感?關係黑洞閱讀筆記《愛情篇》

推薦你這本關於修復關係、重建幸福最溫暖的好書-關係黑洞:面對侵蝕關係的不安全感,我們該如何救贖自己?

關係黑洞

❤️ 「願我們都能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。 」

by 我是泡芙鑽 💎

專屬你的愛情蛻變攻略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本篇重點段落